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 焦欲禄的英雄事迹50字

事迹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焦裕禄的精神事迹有:1、严于律己 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

重点:焦裕禄精神迎难而上兰考县艰苦奋斗兰考内涝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县。他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最终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
  “焦裕禄精神”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


焦裕禄的精神事迹有哪些?

重点:兰考焦裕禄泡桐兰考县全县都是群众

焦裕禄的精神事迹有:1、严于律己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2、严管子女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3、不搞特殊焦裕禄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这个“十不准”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说它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时刻应该想到的,做到的起码准则。说它不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准则,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对特权思想的有力批判。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为革命掌权。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现。4、艰苦朴素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同志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修了修,照样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他的爱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气了,不给他补,他就自己动手补。5、关心群众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在农民的草庵、牛棚,焦裕禄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贴膏药”、“扎针”。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焦裕禄看到农民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就在全县推广。
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焦裕禄了解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他对泡桐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即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
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焦裕禄针对种树被毁坏,不好管理,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确定林权,订立护林公约,设立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各公社、各大队设护林主任、护林员。并大建育苗场。焦裕禄描述希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全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树,泡桐遂蔚然成林。

焦裕禄后世影响:
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得到有效治理。
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14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焦裕禄成为了未来所有为官参政者学习的优秀楷模,焦裕禄精神感召、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焦裕禄精神成为了我国为官参政者最基本的道德坚守,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坚持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962年,兰考县遭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一年,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平均亩产只有43斤,全县36万人,灾民近20万。就是在这样的关口,焦裕禄接受党的委派带病来到条件“最苦、最累、最难”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面对重灾,焦裕禄向党组织表达了决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到兰考县的第二天他就下乡了解灾情,从一个大队到另一个大队,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回到县委后,他对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我就不信我们征服不了这个困难。”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在焦裕禄倡议和领导下,大家坚定地树立起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雄心。不久,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制定出来了,目标是在三五年内,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同志们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调查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家的劝告,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风越大,雨越猛,焦裕禄查风口、探水流的革命干劲就越足。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几个月的辛苦奔波,终于查清全县大小风口和沙丘分布,以及纵横全县的河流和各地的涝洼碱滩,使全县抗灾部署有了更扎实更科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战胜灾荒、生产自救的四项办法,在兰考百姓的心里点燃了战胜困难的希望。兰考县到处呈现出劳动的热潮,到处都是战斗的歌声。

精选图文

221381